保利香港秋拍力推王伯群藏畫專場
日前,保利香港拍賣公司宣布,在2016年秋季拍賣會上,將推出民國政要王伯群珍藏中國書畫專拍。據悉,該專拍包括名人書畫、信札、碑拓及石刻等數十件珍品,其中,蔣介石與王伯群的信札原稿更是具有珍貴的史料價值。據了解,這批拍品由王伯群家屬提供,遞藏清晰,傳承可靠,意義非同一般。而這批藏品也反映出王伯群重要的歷史地位及不俗的藝術品位。
與現(xiàn)代名家書畫相贈
王伯群(1855-1944年),貴州興義人,貴州軍閥劉顯世外甥。1904年王伯群負笈日本留學,期間加入中國同盟會,結識孫中山、梁啟超等人。
辛亥革命后王伯群歸國,先后在護國戰(zhàn)爭、護法運動等重大事件中起到關鍵作用。之后歷任黔中道尹、貴州省長。1923年加入國民黨,次年在上海捐資創(chuàng)辦私立大夏大學(今華東師范大學)。北伐勝利后,王伯群任南京國民政府交通部長,并擔任中央執(zhí)行委員會委員和國民政府委員等要職。
王伯群作為民國時代的一位風云人物,既與當時包括孫中山、蔣介石在內的政界要員交往甚密,又與書畫篆刻名家往來頗多,如與徐悲鴻、張大千、溥儒、于右任等人曾以書畫相贈。而王伯群獨具藝術價值和人文情懷的書畫收藏,也非普通商宦人家所能企及。徐悲鴻力作蘊意深刻。徐悲鴻的《平安多吉》繪于1944年,上款人為王伯群、保志寧夫婦,時值王氏正主持私立大夏大學。
1937年抗戰(zhàn)爆發(fā)后,王伯群積極應對,寓救國于讀書,組建了抗戰(zhàn)時期的第一所聯(lián)合大學——復旦大夏聯(lián)合大學。為此,徐悲鴻以雄雞入畫,不僅取其“德行”和“大吉”之意,更是寓意著畫家對民主人士王伯群先生的敬仰,寄托著對抗戰(zhàn)勝利的期盼。
蔣介石書信彌足珍貴
在這批王伯群珍藏書畫作品中,最值得稱道的,莫過于數封王伯群與蔣介石之間的書信。王伯群與蔣介石共同的革命經歷,造就了他們非比尋常的關系。
民國十六年(1927年),蔣介石發(fā)動“四·一二政變”,成立南京國民政府。王伯群參加該政府,任交通部長一職。時因連年兵禍,交通事業(yè)備受破壞。然而,王伯群上任后擬定交通事業(yè)革新方案,主張振興鐵路,統(tǒng)一郵政,創(chuàng)辦航空,發(fā)展電信,整頓交通秩序。在他的任期中,身體力行,致力于交通改革,發(fā)展民族交通事業(yè)。作為國民政府首任交通部長,王伯群不負眾望,成為了各項交通事業(yè)的奠基人,特別是在電信、航空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果。
在此次上拍的信札中,有一封記載了蔣介石(中正)對于發(fā)展無線電事項的指導意見:“無線電事須用專門人才,并交出全權,以專責成……設無線電管理局例,無線電用人行政,皆歸局長負責,不加妨礙,是于工作必能速成也”。透過歷史背景,這封信函透露了蔣介石全力發(fā)展電信事業(yè)的迫切心情,實為珍貴的歷史資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