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球變暖將會危及藝術市場?
你也許會覺得,藝術品買家在拍場上的競標幅度是由作品的稀有程度、作品質量和個人喜好等因素來決定的。但是,有沒有可能這也會被其他一些看起來風馬牛不相及的變量所影響呢?好比說:天氣?答案是簡短而肯定的:沒錯,天氣確實會影響買家的競標決定。
根據artnet的數據分析:全球變暖不僅僅對北極熊和動物王國的其他成員們來說是個壞消息,對拍賣師們來說同樣也很糟糕。
我們從過去15年紐約拍賣場上數以萬計的拍賣結果中得出此結論,數據來源包括佳士得,蘇富比和富藝斯(Phillips)這些在紐約都設有旗艦分支的拍賣行巨頭。
我們交叉對比了拍賣日當天中央公園的溫度(數據來自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,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)和來自全國太陽能輻射數據庫(the National Solar Radiation Database)統計的拍賣日日照強度。你也許會被這些數據結論所驚訝。
晴天通常預示著好的拍賣結果
這個結論也許在你意料之中,因為晴天通常會帶給你更好的心情,并且還會帶來更好的拍賣結果。誠如 Summer和Hebert在2001年所作的研究揭示,陽光對心情有著顯著的影響,因此天氣與零售業的發展是正相關的。如果拍賣行可以更早得知拍賣日的天氣的話,那么他們的問題就會得到更好的解決方案。
全球變暖會損耗藝術行業
一般情況下,更冷的天氣會帶來更加進取和競爭的行為。(參見Howarth & Hoffman, 1984[2])。相同的結果也在Cao和Wei所寫的關于股票市場的文章中得以體現。一般來說,較低的溫度會帶來更進取的行為,而高溫則會讓人喪失興趣。所以,全球暖化會對藝術市場造成麻煩。
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(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,縮寫IPCC)預測到下個世紀,全球氣溫將會上升10度。根據我們的計算模型,最差的情況下拍賣市場總的年收入將會減少大約1.45億美元(約合人民幣9.66億元)。
氣溫的升高意味著更少的交易
如圖表所示,拍品的成交率降低與氣溫的逐漸升高直接相關。一般來說,40華氏度(約合4攝氏度)時,約有78%的拍品能成功售出,而當氣溫上升到90華氏度(約合32攝氏度)時,大約只有75%的拍品得以售出。
最佳搭檔:秋日晴天
11月的拍場吸引了比其他月份更多的拍品,事實上,超過50%拍品出現在11月的拍場。即使是憑感覺,拍賣行和藝術品商人們也知道氣溫變低后,買家會對藝術品會更有進取之心。你也許會問,那為什么不在一月拍賣?答案是:沒有足夠的陽光。因此,一個秋日的大晴天,便是對拍場來說最好天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