仇英與文徵明合璧作品《趙飛燕外傳》亮相東京中央2016秋拍
2016年8月31日,東京中央秋季拍賣會“紫綬呈祥—中國藝術品夜場”將在東京圓頂飯店舉行,共推出36件拍品,其中的一大亮點是仇英、文徵明合作的《趙飛燕外傳》。此卷經諸多名家題跋,包括文彭、胡璧城、裴景福、吳昌碩、潘祖蔭、沈樹鏞、馮恕等人,十分難得。
仇英、文徵明 《趙飛燕外傳》 書為1540年作
水墨紙本,畫30.5×26400px 約;跋30.5×2225px
估價:RMB 975,000-1,300,000
仇英、文徵明合制《趙飛燕外傳》歷史鏡鑒式長卷,卷內仇英臨李公麟白描趙飛燕故事十二段,每段末附文徵明小楷書,錄為伶玄撰《趙飛燕外傳》《伶玄自傳》。長卷上款跋藏印累累,除仇英、文徵明二人之外,亦見文彭、胡璧城、裴景福、吳昌碩、潘祖蔭、沈樹鏞、馮恕于卷上為展卷觀畫留記,且著錄于裴景福《壯陶閣書畫錄》、并《仇文合璧趙飛燕外傳全冊》珂羅本(1924)。
裴景福(1854-1924),字伯謙,號臆暗,安徽霍丘縣新店人。裴氏收藏富,鑒精深,凡鈐 “實過明珠駿馬”者為神品。此作上正有其「睫闇寶此實過于明珠駿馬」白文印,被裴氏視為神品。潘祖蔭(1830-1890) 字伯寅,號鄭盦,父叔皆為清代名儒。潘氏極善鑒藏,其攀古樓所藏文物富敵東南。沈樹鏞(1832-1873)字 均初,亦作韻初,號鄭齋,上海南匯人,收藏金石書畫甚富,精鑒別,沈氏乃吳湖帆外公。馮恕(1867-1948) 字公度,號華農,浙江慈溪人。曾隨載洵赴英、美、法等八國考察。民國后從事文物收藏和鑒賞工作。
趙飛燕(公元前45年-公元前1年),號飛燕,古陽阿人(今山西澤州大陽)出身平民之家,家境貧窮,后在陽阿公主處學舞,為漢成帝劉驁第二任皇后。其原名未被正史記載,皆因其舞姿輕盈,起舞翩翩猶如燕子自如,故人稱之“飛燕”,而忘卻了她的真實姓名。
漢代伶玄所撰《趙飛燕外傳》,寫成帝迷戀趙氏姊妹,至喪身以危社稷之別傳,是以此故實為反面教材,勸喻世人自慎。以仇英的高超敘事之能力,精湛之筆墨,加之文徵明溫潤秀勁之楷書錄此別傳,可謂是絕佳歷史鏡鑒。仇英的超凡畫技可見之于此長卷,山水、園林、花石、帝王、妃嬪、宦寺、殿閣、屋宇、帷帳、車馬、龍舟、服飾、寶玩、樂器,百物具備。趙飛燕等人物神情生動而精準,線條勾勒,飄逸流暢,用筆精爽純熟,深得李公麟白描之妙。十二段故事于如此精湛筆墨之下,更令人于畫中故事內流連忘返。